- 高倩;黄美东;王小龙;杨明敏;
为了探究FM/AFM双层膜中的交换偏置现象,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Co/Co O薄膜,通过改变沉积时间获得了不同Co O层厚度的Co/Co O双层膜系。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交变梯度磁强计(AGM)、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分别对样品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及磁性能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AFM层厚度对表面形貌有一定的影响,但表面成分不随AFM层厚度的变化而变化。所有样品的XRD谱均出现Co O(002)衍射峰,说明薄膜为晶态。不同厚度的Co/Co O双层膜样品表现出不同的矫顽力和偏置场,低温下样品的磁滞回线表现出明显的交换偏置效应,并且磁偏移量随膜层厚度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当Co O厚度为62.5nm时,偏置场最大可达到420k A/m。
2015年03期 v.46;No.220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 李宗木;徐法强;
采用电沉积技术与半导体材料相结合,在Ga As(100)单晶表面制备了表面光亮、致密、平整的坡莫合金薄膜。用X射线荧光技术与线偏振X射线吸收谱(XAS)确定了薄膜的组成为Fe21Ni79。磁光克尔效应(MOKE)测量结果表明样品薄膜具有典型的软磁性能。采用元素分辨的X射线磁性圆二色(XMCD)技术得到了合金薄膜中各元素的圆二色谱,利用加和定则计算了Fe和Ni的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结果表明薄膜的磁性主要来源于Fe和Ni的自旋磁矩。
2015年03期 v.46;No.220 5-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 赵福伟;岳彩霞;丁东;李爱君;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锰氧化物La0.60Sr0.40-xNaxMn O3(x=0、0.10、0.15、0.20、0.30、0.33、0.35)、La0.60Sr0.40-xKxMn O3(x=0、0.15、0.20、0.30)、Agδ-La0.60Sr0.40-xAgx-δMn O3(x=0、0.15、0.20、0.25、0.30)系列多晶样品。研究发现Na+、K+、Ag+取代部分Sr2+后,当掺杂量x≥0.15时,Na、K、Ag系列样品的晶胞体积均随掺杂量x增加而单调变大,样品居里温度随Na、K、Ag掺杂量x的增加而降低;当Na、K、Ag含量较小时,三个系列样品的电阻率峰值随掺杂量x的增加而减小,当x>0.20时,样品的电阻率峰值随x的增加而增大。对其微观机理进行了讨论,认为相对于替代离子半径,Mn4+与Mn3+离子对数目之比Rn是影响材料以上性质的主要原因。
2015年03期 v.46;No.220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 李慧奇;崔灿;赵小军;祝全乐;
针对Preisach标量模型的磁滞算子几何叠加的原理,提出了基于一阶回转线进行磁滞特性研究的新模型。该模型基于Preisach模型的同余性和一阶回转曲线数据建立相应的磁滞数学模型,可以对铁磁材料的高阶回转曲线进行准确仿真。该模型实现简单,避免了传统数值方法求解Preisach分布函数必须进行两次求偏导和双重积分计算的复杂过程,并且提高了磁滞数学模型仿真精度。仿真结果与文献中测量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2015年03期 v.46;No.220 13-1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 程文德;
根据均匀设计方法制备的Nd Fe B系永磁合金样品实验数据,应用基于粒子群算法(PSO)寻优的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建立了磁性能与合金成分之间预测模型。留一交叉法结果表明磁性能与合金成分之间关系复杂,呈现高度的非线性。表征磁性能的剩磁Br、矫顽力Hcj和磁能积(BH)max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0.53%、3.90%和1.73%,相关系数(R2)分别高达0.839、0.967和0.940。该方法有效地预测了Nd Fe B粘结磁体的磁性能,为实验工作者研究合金成分与磁性能之间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2015年03期 v.46;No.220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陈霞萍;车声雷;刘东;应耀;姜力强;
对软磁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来说,磁性参数测试的精确性至关重要。软磁材料测试条件各异,加上材料磁特性的非线性、不可逆性及对温度的敏感性,使得磁参数测试存在一定的偏差。选取适用频率范围较宽的功率铁氧体PC50磁环样品,通过对不同频率f及磁感强度Bm下的损耗测试过程中样品的温升进行监测,考查了磁芯损耗测量过程中不同励磁条件对样品温升的影响。结果分析发现,温升与测试时间、励磁信号的强度和频率呈正相关;根据损耗分离公式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得出其函数关系式。拟合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表明该拟合方法可行,由此可估测任意测试条件下的样品温升,在测试前对可能因此引起的误差作出初步判断。
2015年03期 v.46;No.220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 王育平;徐峰;张晶;赵慧芬;
采取物理气相沉积(PVD)对烧结Nd Fe B磁体表面进行镀Al处理,分析了PVD Al镀层的耐高温特性。样品经200℃×5h处理后,Al镀层抗盐雾(5%Na Cl,连续喷雾)腐蚀性能由原来的48h下降到22.5h,但抗高压高湿(121℃,100%湿度,2个大气压)性能不变;高温处理后的样品在经120℃×12h、-40℃×12h高低温循环冲击3次后Al镀层没有任何变化;高温处理前后样品镀层结合力基本一致,分别为16.89MPa,16.73MPa。结果表明PVD Al镀层性能不仅超过一般单电镀层的性能,且具有更好的耐高温特性,而且采用PVD镀Al不会导致磁性能下降。
2015年03期 v.46;No.220 26-2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 刘荣明;邹科;刘超超;刘冬;贾立颖;姜娟;王倩;滕阳民;李炳山;
利用表面活性剂辅助高能球磨(SA-HEBM)分别制备了高性能的各向异性Sm2Co17纳米永磁粉末材料,然后对球磨产物进行超声波分散清洗。利用高速离心技术进行纳米颗粒分级,获得颗粒尺寸分布狭窄的纳米永磁颗粒,对所得粉末进行适当的快速热处理。分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分析、测试样品的显微形貌、相结构和室温磁性能。结果表明,粉末的厚度在80 nm左右,长度为亚微米级,具有高比表面积、强形状各向异性与磁各向异性;经过磁场取向后,Sm2Co17的易磁化轴和难磁化轴方向的室温矫顽力分别达到612.9 k A/m(7.7 k Oe)和278.6 k A/m(3.5 k Oe);表面活性剂在球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5年03期 v.46;No.220 29-3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 郭斐;杜成斌;于国军;
以羰基铁粉为磁性颗粒、甲基硅油和明胶/琼脂胶溶胶溶液的复合物为基体及各种添加剂制备了多组类液态磁流变复合胶样品。利用流变仪分别在旋转剪切模式和振荡剪切模式下对样品进行流变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体胶质物的含量对其流变特性影响较大。基体胶质物含量越高,剪切屈服强度越大且最大为92.1k Pa;胶质物含量对磁流变复合胶的线性粘弹性范围几乎没有影响;胶质物含量越高,磁流变复合胶的剪切储能模量越大,且绝对模量最大变化可达2.526MPa;添加纳米Si O2能提高磁流变复合胶的剪切屈服应力且能拓宽磁流变复合胶在磁场下的可调范围。
2015年03期 v.46;No.220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 杨玉岗;张凯强;卢进;万冬;
为了适应多相交错并联磁耦合变换器对耦合电感的要求,降低耦合电感对其它元器件的电磁干扰,降低电感加工难度和材料成本,提高电感效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两相交错并联磁耦合变换器的"IHHI"形耦合电感结构。分析了其改变电感耦合度的原理,给出了相关铁芯设计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IHHI"形耦合电感结构的有效性及其磁路模型的可行性。将"IHHI"形耦合电感用于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具有输出电压纹波小、电感电流波形平滑、毛刺少、开关管开通和关断时的电流尖峰小、效率高等优点。
2015年03期 v.46;No.220 39-4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 王晨;付骏;陈武山;罗朝林;
采用球状、短棒状和薄片状的三种氧化镁配制成涂液涂布于取向硅钢板,经高温退火形成硅酸镁底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硅钢铁损测试仪等手段,研究初始颗粒形貌为球状、短棒状和薄片状的三种硅钢涂布用氧化镁对硅酸镁底层和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状氧化镁团聚程度低,活性大,涂敷性好,形成的硅酸镁底层致密均匀,附着性好,硅钢铁损低,磁感应强度高。
2015年03期 v.46;No.220 44-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 刘强;陈思远;车声雷;刘东;应耀;姜力强;
通过在锰锌铁氧体原料粉末中添加适量的亲水碳纤维,在900℃反应合成了不经粉碎即可使用的锰锌铁氧体微粉。利用SEM、XRD、VSM等手段观测粉体的形貌、结构、性能,确定了热处理的工艺条件,并分析了碳纤维添加量对样品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体粒径随碳纤维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碳纤维添加过量时则会损害样品的磁性能。对于本实验的铁氧体组成,碳纤维的添加为0.5wt%时所得锰锌铁氧体微粉的尖晶石相含量最高,添加量为0.64wt%时饱和磁化率Ms最高。
2015年03期 v.46;No.220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 李青;李博;赵伟伟;
利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 Cu Nb Si B铁基纳米晶薄带。分析了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及冷却条件包括冷却速度与氧化程度对Fe Cu Nb Si B铁基纳米晶薄带高频磁导率的影响。随热处理温度的上升,铁基纳米晶铁芯的磁导率先增大而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在一定热处理温度,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铁基纳米晶铁芯的磁导率逐渐减小;较快的冷却速度与氧化会降低铁基纳米晶铁芯的高频磁性能。
2015年03期 v.46;No.220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 邱力军;杨威;王荣;王伊笑;
介绍了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LM5026芯片的功能特点,并以一个设计实例讨论了变压器和电感在有源钳位DC-DC变换器中的设计。结果表明,在28V输入电压时,效率超过90%,负载调整率也在1%以内,且实现了主MOS管的软开通,验证了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良好的负载调整率以及高效性。
2015年03期 v.46;No.220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胡云松;
参考罐形磁芯等效磁路和环形电感计算公式和磁力线分布,给出一体成型电感等效磁路和感量计算公式。用Visual BASIC 6.0语言编译了一体成型电感线圈结构设计仿真软件,给出该软件的结构、特点及其使用方法。用该软件对几种一体成型电感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制作出器件,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的差异在10%以内。使用此软件可缩短电感设计周期、提高效率,还可以计算出一体成型电感的直流电阻,对器件的温升预判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5年03期 v.46;No.220 58-6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 刘静;李劲松;蔡家海;
通过采用La、Co离子取代国内很多永磁铁氧体厂家已经能够生产相当于日本TDK公司FB6系列性能的产品,但存在La、Co添加量大、产品批量性能不稳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制备高性能永磁铁氧体的新方法——复合法。首先制备一种预烧料,与市购Y30H-2牌号预烧料复合使用,制备而成的最终产品磁性能超出了日本TDK公司的FB6B标准,Br:400~430m T;Hcj:302~398k A/m,与传统工艺制备方法相比La、Co添加量明显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后续研究潜力。
2015年03期 v.46;No.220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 耿保山;
以Fe基金属玻璃软磁粉末为原料,通过常规的钕铁硼粘结磁体注塑工艺,制备了尼龙基的软磁注塑磁体,注塑磁体中尼龙质量分数为15%。对材料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传统尼龙注塑粘结磁体工艺可以用于制备金属玻璃注塑软磁体,其力学和机械性能与传统钕铁硼注塑磁体相当,并且具有金属玻璃的优良软磁性。
2015年03期 v.46;No.220 65-6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