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伟;杨健;黄玉安;翟亚;张瑞利;唐涛;张世远;黄润生;
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Fe纳米颗粒植入膨胀石墨的抗信息泄露(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膨胀石墨增强层面上生成的Fe颗粒的结晶度;络合剂酒石酸钾钠增强生成颗粒的抗氧化性,产物中铁氧化物和非晶FeB成分比例减少,复合材料铁磁性增强。其中Fe含量为30wt%时屏蔽效能最好,面密度仅为0.096 g/cm2,在300 kHz~1 GHz内可达到63~102 dB,在低频端相对纯膨胀石墨提升了8.5 dB。
2013年01期 v.44;No.206 1-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9K] - 魏齐龙;王超;罗清;何建国;
制备了羰基铁粉为磁性颗粒的水基磁流变液。分别测定了该磁流变液磁场作用下的流变行为及零场流变行为,并采用Bingham模型和Casson模型及剪切稀化关系对获得的流变行为进行了拟合计算,探讨了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强度和磁场强度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Bingham模型和Casson模型均可较好地描述磁流变液的流变行为;磁场作用下,磁流变液的剪切应力和表观粘度显著增高,剪切屈服强度从约2Pa增大到约80kPa;剪切率为50s-1时的表观粘度从约64mPa.s增加到约1600Pa.s;该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强度与磁场强度之间存在指数关系,其值约为1.7~1.8。
2013年01期 v.44;No.206 6-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曹柏泉;何俊彦;
通过磁控溅射法在Co基非晶薄带(Co66Fe4NiSi15B14)上制备CoFe2O4涂层(镀膜),在75kHz~2.5MHz频率范围内观察其巨磁阻抗效应(GMI)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Co基非晶薄带上涂覆CoFe2O4薄膜,可以提高薄带的GMI效应,并且在频率为1.2MHz时,具有CoFe2O4涂层的非晶薄带巨磁阻抗比较无涂层薄带提高了近30%。研究发现,当趋肤效应显著时材料表面粗糙度对GMI效应有较大影响。通过在Co基非晶薄带表面镀膜的方式降低样品表面粗糙度,减小表面退磁场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材料的GMI效应。
2013年01期 v.44;No.206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 苗秀娟;王学凤;张建芳;
用微磁学理论对外径为300nm、内径为50nm、厚度为30nm、含有60o扇形缺口的Co纳米环2×2阵列在不同方向(垂直和平行于环的缺口方向)磁场作用下的磁化反转过程进行模拟。当磁场垂直缺口方向时,Co纳米环阵列的磁滞回线形状都呈现出哑铃-旁瓣结构;剩磁态为磁通封闭结构(d=300nm除外)。当单元之间的距离为环外径的二倍时,它们之间的静磁耦合作用对阵列的磁滞回线形状和剩磁态的影响就可以忽略。
2013年01期 v.44;No.206 13-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 颜学源;卢健;高正平;
为简化计算,在分析蜂窝周期结构电磁场问题时用到一个叫做"均质化"的方法,通过均质化理论推导出蜂窝吸波材料等效电磁参数的近似计算公式。这些表达式可用来计算具有几何周期结构的蜂窝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磁导率以及反射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蜂窝结构的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均小于基体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对于轴向厚度(区别于蜂窝壁厚度)不同的蜂窝材料,存在一个最优的基体材料占空比值,使得吸收层整体的反射率最小,这些结果对于蜂窝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2013年01期 v.44;No.206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 宁文飞;包广清;李树豹;曹卫;
首先简要介绍了磁场调制式同心齿轮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外转子改进型磁力齿轮拓扑结构,对其外转子磁力线和气隙磁密进行分析。用电磁分析软件建立磁力齿轮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改变调磁环铁心宽度及外转子永磁体的宽度和高度等参数,分别计算最大静态转矩,得到其与结构参数的关系。静态转矩随结构参数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表明选择合理的结构参数才能优化器件的性能,为磁力齿轮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2013年01期 v.44;No.206 20-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 潘勇才;张万里;彭斌;孙延龙;张文旭;
基于钡铁氧体材料设计并制作了中心频率在22GHz的自偏置环行器,仿真结果表明,在22.6GHz附近,插入损耗小于0.2dB,隔离和回波损耗均大于30dB。测试结果表明,无外加磁场、铁氧体没有达到磁化饱和时,在22GHz处,器件插入损耗为2.9dB,隔离损耗接近50 dB。为了研究磁化状态对自偏置环行器性能的影响,在测试时施加弱磁场,插入损耗最小值为1.57 dB,出现在频率22.6 GHz处,对应的隔离度为11.4 dB;当施加强磁场时,插入损耗最小值为1.1 dB,对应的隔离度为11.6 dB;对比施加强弱磁场时的测试结果,可发现随外磁场增强,在22.6GHz处插入损耗降低,但是在22GHz处的隔离度变小。
2013年01期 v.44;No.206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 梁宇超;赵小军;徐静;
由高压直流输电产生的直流电流会给电力变压器造成一系列危害。基于爱泼斯坦方圈设计了实验方案并对电力变压器进行了直流偏磁实验。通过对励磁电流测量值分析,研究了直流偏磁对励磁电流各次谐波的影响;通过对铁心损耗的测量分析了直流偏磁条件下硅钢片的损耗特性。基于爱泼斯坦方圈的直流偏磁实验研究有利于揭示直流偏磁机理,同时对电力变压器的工程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3年01期 v.44;No.206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 雷静希;肖文生;崔俊国;赵建波;王龙华;吴晓东;
为改善直驱顶驱永磁同步电机低速运行时的平稳性,对永磁电机磁极进行了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了两种极弧系数与偏心距的组合方案,绘制出极弧系数、偏心距与齿槽转矩、气隙磁密之间的关系曲线;定量分析了齿槽转矩、气隙磁密和谐波畸变率,并得到最优解。经验证,采用合理的磁极极弧系数以及偏心距是改善直驱永磁同步电机空载运行平稳性的有效方法。
2013年01期 v.44;No.206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金岳悦;陈强;王玉琦;
设计了一种超宽带小型化双Y结微带环行器,阐述了微带环行器的工作原理、设计理论和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辅助软件AppCAD,分别计算出了大小Y结的尺寸,利用HFSS软件进一步对环行器进行建模、仿真,并且根据小Y结尺寸对于环行器带宽的影响,对其进行了优化处理。结果表明,该环行器在7.5~12.5GHz范围内,插入损耗小于0.1dB,隔离度大于20dB,电压驻波比小于1.22,相对带宽大于50%,仿真数据均满足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也满足了环行器小型化的设计要求。
2013年01期 v.44;No.206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 朱雯;孙海平;张明;吴忠联;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纳米粒子,用表面硅烷化改性得到分散性良好的纳米Fe3O4磁流体,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羧基聚苯乙烯磁性微球。运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热失重(TG)等手段,对复合微球的组成成分、形貌及粒径、磁学性能及Fe3O4的含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3O4/PS磁性微球粒径均匀,呈比较规整的球形,表面带羧基功能基团,磁响应性能与磁流体用量有关,最高饱和磁化强度为34.1A.m2/kg。
2013年01期 v.44;No.206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 孙蒋平;聂敏;徐方舟;申志刚;
采用传统氧化物法制备NiZn铁氧体材料,考察了添加锂铁氧体LiFe5O8对NiZn铁氧体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添加少量LiFe5O8可以提高NiZn铁氧体材料的烧结密度、起始磁导率和品质因数Q,但是过高的烧结温度会造成材料的晶粒过度生长,从而Q值下降;当LiFe5O8的添加量为5wt%、烧结温度为1060℃时,制备的材料具有较高的起始磁导率和Q值。
2013年01期 v.44;No.206 44-4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 蔡玉丽;于庆莲;郭明海;孙国良;孙奇;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热处理阶段的磁棒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发现经过多级回火,强磁性相α1长大,弱磁性相α2的量相对减少。且两者相对比例不同所表现出的磁性能也不同。同时发现磁性能低的磁棒金相组织中存在白色析出物,推断为合金化学成分不均匀造成的,通过调整回火工艺及固溶处理工艺得出:1200℃保温30min固溶处理且采用5级回火工艺时能够使矫顽力稳定在17.90kA/m附近,完全满足客户的要求。
2013年01期 v.44;No.206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 许佳辉;邢冰冰;聂敏;
与铁氧体材料相比,磁粉心材料一般具有高饱和磁通密度B(s>1T)以及高居里温度TC(>400℃)。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铁硅、铁硅铝磁粉心材料饱和磁化状态时的Ms、Hs以及H为240kA/m时的σs-T曲线。根据公式Bs=μo[H+(1-N)Ms],计算获得材料的Bs值(1.55T和1.07T),与采用B-H分析仪所测得的Bs值(1.60T和1.06T)相近。我们认为VSM可作为一种临时用来测试材料Bs的简便方法,但是更准确的Bs可通过B-H分析仪来测量。通过σs-T曲线方式测量得到铁硅、铁硅铝的居里温度约495℃、470℃,但实际居里温度点比测试值更低。
2013年01期 v.44;No.206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 孙蒋平;邢冰冰;徐改丽;李银传;聂敏;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抗电磁干扰锰锌铁氧体,研究了材料起始磁导率的减落。结果表明,晶格中Fe2+含量越高,起始磁导率的减落因数DF越大;居里温度越高,材料的减落因数DF越大。抗电磁干扰系列锰锌铁氧体材料的起始磁导率的减落系数d与材料起始磁导率大小有关。
2013年01期 v.44;No.206 56-5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 黄伟;胡勇;胡健;石庆辉;
有研究者指出了《IEC 60205 2006-01磁性零件有效参数计算》中PQ型磁心对有效参数的计算公式的瑕疵并进行了修正。利用磁心功耗与最大磁通密度的关系推导出指数n与磁心Ae和P0的关系式。改变磁心B尺寸,用标准计算公式和修正公式得到对应的Ae,并测试出对应的功耗,代入n与磁心Ae和P0的关系式便可得到相应的n值,与材料的n值进行比较便可验证PQ型磁心对有效参数计算公式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用标准计算公式计算Ae而得出的n值与材料的n值相差较大,而用修正公式计算Ae得出的n值与材料的n值相差较小,验证了PQ型磁心对有效参数修正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2013年01期 v.44;No.206 58-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